cover_image

如何编写 App测试报告

木木 简尚
2017年08月24日 00:09

图片


此文作者:木木 ,百人计划成员 。

--正文开始--


写在前面的话:


自从转到测试,已经5年了,我一直从事App测试工作,测过的App很多,有益智答题类,购物类,陌生人交友类,网游类,直播,纯视频游戏等,每天的工作说一样又不一样,重复着透漏着小创新。


前4年,产品测试完毕后就上线,没有编写测试报告的要求和习惯,所以没什么进步,近一年来,因为年龄大了,加上没什么一技之长,压力很大,想着不能再这么下去了,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个小目标,从当前工作着手,从细节开始提高工作能力,把好的东西沉淀下来。


于是测试部从我开始,每次发版后,都会提供一份测试报告给到项目相关人员。


没想到简短的版本总结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自上而下都很赞同,抛出的问题也会得到高层的重视,后面的自测、bug推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。


所以,在我看来,每次发版后,测试报告的输出必不可少。



/



言归正传,

那么我写的测试报告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?


1、产品什么时候通过测试并发版或提审,一般Android和iOS上线时间不一样,所以要分别说明。


这个是整个测试工作的结果,需简明扼要说明,突出重点。

每一版都有个主要功能,所以在App名称后可带上功能和版本号,例如:有书共读Android V2.0.1直播版本于2017年7月20日测试通过并发布上线。



2、注明Android和iOS提测时间,以及分别花费测试时间。

用例评审时间和评审会后小结。


测试用例分别执行多少条?并在附件添加上用例,注明可查看附件测试用例(每一条需注明测试结果)。



3、记录测试人员。



4、本期功能,以列表形式简单总结实现了哪些功能。



5、bug数按平台进行分类统计,用表格记录;



6、bug数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,用表格记录;



7、Android和iOS测试覆盖到的机型、系统版本与分辨率,用表格分别记录;



8、本期遗留问题统计,需列出来已知未修复的问题,这类问题一般不影响大的功能流程,跟产品,开发讨论后,因各种原因可下个版本再改。



9、针对本期功能的测试过程进行整体分析,测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,如何高效解决的?


哪些问题是测试没测到的?原因在哪?项目推进过程中,好的方面和待改进方面?要肯定对的,但是不对的也要提出来晒晒,以求后续测试工作中扬长避短,提高测试效率,保证产品质量。



10、测试报告以邮件方式发送,发送目标是项目中所有人员,邮件结尾注明编写人员和编写时间。


整个测试报告写完要自检,自检完再发给项目中成员(或组长)一起检查无误后再提交,尽量避免错别字之类的,细节决定成败,你的每一次用心对待,相信在经历了岁月沉淀后定会有很多收获。



/



最后说明一下,一般测试报告在发版前编写完成并发出。

我们是发版后一天内输出,因为产品迭代快,开发测试时间卡的都很紧,所以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方式即可。


整个测试报告的编写内容就是这些,欢迎提出异议。



作者:木木0524
链接:http://www.jianshu.com/p/40e1a3b99f16

文章可分享转发;如转载,联系作者授权 。

--正文结束--




End,正文结束。

如上文章,来自百人计划成员,作者“木木”,转载联系作者授权。


此篇APP测试报告,毋庸置疑,是一篇非常完整的执行落地分享。非常具备参考性。


希望大家吸取价值,参与讨论。

如果你认为的做法,底部留言。



曾经,老徐分享过一篇测试报告的标准套路 。

可以看看,业内通用。

从业多年,依然写不好一份测试报告 !归因于此。



End




此文适合所有软件测试从业者阅读,强烈建议 。


太多从业者缺乏报告输出的能力 。

以为测试只是点点点,发现问题 。

完全没有 定位问题、追溯问题的能力 。

更别说,问题归纳、同步、分析的能力 。

测试报告,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。


别总在那追求自动化测试,自动化,是一种测试手段,能力到了,自然就有了。

大家以为的自动化门槛 “ 脚本语言 ”,并不是门槛 。


最后 ,


文章,如果有帮助,欢迎转发 。

谢谢 。



写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章,每天分享一点点 。

邀请你一起加入。

20000名软件测试工程师一起搞事情,你怕不怕 ?





最后,推荐几篇有价值的文章(得对得起大家打开此文):

软件测试从业者,Linux知识从入门到玩转(必读)

学会使用Fiddler抓包

如何保证发版质量 ?

测试用例评审,他们是这样做的。



图片        图片   

推荐:

如上两个二维码 

2000人QQ群  &  软件测试圈 ,欢迎加入 。




<End>

我是IDO老徐,Tester,十年测试职业老鸟,分享原创职业观点,经验,答疑解惑。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分享能改变测试职业现状,让测试从业者整体水平提升一个Level 。

图片


老徐所有原创文章

第一时间发布至此公众号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/微信扫码  关注老徐

老徐私人微信isTester

有问题,可留言


老徐所有的文章,只在此公众号更新 。

文章如有用,欢迎 转发 、 分享 。

让更多测试从业者受益 。

图片喜欢请点👍,并推荐给朋友,感谢相识,皆为缘图片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简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